L9 課文中譯

第九課 佛洛斯特其人其詩 (資料來源: 遠東高中英文網站)
  羅伯特‧佛洛斯特(1874-1963)大概是二十世紀最富盛名的美國詩人了。他贏得了幾乎每一種主要的文學獎項與榮譽,獲得無數榮譽學位,並
且受邀在許多頂尖的大學授課。1960年他獲頒國會金質獎章,並且應邀在甘迺迪總統的就職典禮上朗誦詩作。近半個世紀之久,他一直都是美國非正式的桂冠詩人,而他的詩篇也在全世界廣為誦讀。

  佛洛斯特對於詩的興趣與天賦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。身為小學教師的兒子,他常坐在母親的課堂上,背誦長篇的散文和詩,因而漸漸地喜愛上語言和文學。1894年他出版了第一首詩,然而卻是在他停留於英國的1912年至1915年間,才獲得大眾肯定為詩人。自英國返美後,他一生中大半的日子都是在新英格蘭的農郊度過。農場上的散步時光容許他觀察大自然的細微之處與鄉野風光:花朵樹葉、溪流河川、四季遞嬗等。這樣以樸實而直接的語言表達出來的意象,成為他詩作的特色。

  佛洛斯特熟悉且深愛的田園環境也蘊含著一種強烈的人文氣息。事實上,正是他這種人與自然乃息息相關的意識,帶給我們一些最令人難忘的意象——這些意象不僅以寧謐之美打動我們,也探討著普遍的人生問題,令我們感觸良多。例如,在〈未竟之路〉一詩中,詩人呈現出了一個走在秋林間的旅人來到兩路的交岔口,究竟該走何路的抉擇就成了一個隱喻,指的是一個人在生活中難免遭遇的重大轉捩點。另一首詩〈雪夜林畔小駐〉則描繪一位騎馬者沈思是否該駐馬欣賞美好的冬日景致,或繼續趕路回家,他的兩難處境反映出自由與責任之間舉世皆然的掙扎。令騎士遺憾的是,他了解到在享受自由之前,他必須完成職責。如我們所見,平凡的個人經歷,在佛洛斯特獨到的筆觸下,都被提升至一個意義深遠的層次。直到今日,他的詩篇持續觸動各地讀者的心靈。



未竟之路

黃葉林中兩路分歧,

不得皆行實為可惜,

分身乏術,我久久佇立,

極目遠眺兩路之一,

見其蜿蜒沒入樹叢裡。



望向另一路,秀美相仿,

或許更顯得理直氣壯,

因它雜草叢生,鮮有足痕,

就此而言,岔路之交來往人蹤,

其實難有多寡之分。



當日早晨兩路並臥,

黃葉覆徑,無足履踩踐,

唉,第一條路且留他日!

然而深知歧路相接,

我甚懷疑,恐難以再回。



此去經年身在他方,

一聲長歎願述其詳:

兩路分歧秋林中,而我——

所擇之路人跡罕見,

自此旅途大不相同。



雪夜林畔小駐

這森林屬誰,我想我知道。

林主的房舍卻在村裡,

他看不見我駐足此地,

望著他林中積雪盈盈。



我的小馬一定頗覺詫異,

竟在無村無舍之處留連,

在這寒林與冰湖之間,

在一年最昏暗的夜裡。



牠搖了一下牠的轡鈴,

問問是否出了差錯,

此外所聞僅有微風輕拂,

和細細雪花柔柔飄落。



這林子真可愛,幽黑且深遠,

但我必須持守諾言。

得走數哩才能安眠,

還要數哩才能安眠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歡迎留下你寶貴的意見,我會以最快的速度回覆~Paulina很樂意回答你對英文學習的任何問題喔~想要留言的人,麻煩請用google帳號登入,才可以留言喔!!